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点击名家 >> 正文

欧阳中石

来源: 录入时间:07-06-29 18:25:43

欧阳中石,当代杰出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汶阳镇西徐村人。1928年生。中小学时在济南就读,后在济南市永长街穆光小学任教。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次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学习。之后,一直从事中学教学28年。1981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职务,以及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2001年5月18日,首都北京热浪袭人。在首都师范大学一处普通的寓所里,我们拜访了一代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上午9时。当我们来到先生住处时,老人已在门口等候了。

他个子不高,面容慈祥,精神矍铄,平易近人。 在先生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他的书房。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三面都是书橱,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临窗摆放着一张书写台,房间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一番问候,几多乡情,老人陷入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中。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要把书法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里来看

记者:欧阳先生,您是国内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在诗书画艺等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家乡人民对您非常关心,非常想了解您的情况。

欧阳中石:我从小时候就心无大志。大学毕业的时候,专门搞逻辑。许多年来,我有时候教逻辑,有时候教数学,有时候教语文,还有时候教化学,都教过了。最后,又转到书法这边来了。

关于写字这个事,我从小时候就知道这是知识分子必须过的一关。是基础课,但当时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来看。后来,在社会的熏陶之下,在前辈的带领之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这是人们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处理得好,我们的文化就可以承上启下;如果这一关过不好,我们文化的发展就困难。当然,现在有了印刷,有了电脑,但也代替不了手写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我搞的这一套,叫做书法文化。我是把书法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里面来看,才能把它的位置看清。它的价值也显示得明白。否则的话,不清楚。

最近, 我的思想在急剧的创击之下,也有些新的思考。电脑出来了,中国的多少古籍一下子容纳到光盘里头,读书上方便得不得了,谁也不愿趴在桌子上写字去了。但是,写出来写东西和印刷出来的东西、电脑展示出来的东西不一样。一个人手写的时候,可以把没有声音的变成有声音的,把没有光泽的变成有光泽的,把没有生机的变成有生机的,变成一个活得东西来感染人。这个能力是好多项目不能代替的。所以对这个事业要从尖端上、高层次上来研究,把今后的发展方向弄清楚,使其尽可能地起更大的作用。我既然从事这个工作,就应当多思考这些问题。至于我能做到哪儿,能力所限,基础所限,做到哪儿是哪儿。但是我相信我的学生,这些博士、博士后都能做出很好的贡献。应该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就在做这个事情,就是现在进行的更重要的学科的建设。我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在他们所铺平道路的基础上走过来的。

不希望张扬,不喜欢张扬,对后学者则不遗余力

记者:有报道说,您素来不喜欢张扬,甘处人后,而对后学者则不遗余力,尽量提携,要求极严。是这样吗?

欧阳中石:我确实这样,严格的要求我自己,也要求我的学生,这一点不假。但是,说取得什么成绩,做些什么贡献,我是不敢当的。我就做了一个正常的知识分子所应当做的那点事情。我们年纪大的人的任务,就是把我们这一套尽快地告诉下一代,让他们以20岁的年龄或30岁的年龄,知道70多年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事情。让他们成长得比我们快,这是我们的任务。当然,不是说我们自己走到哪里,就让他们走到哪里,不是,让他们走得更远 才好。我觉得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事业,这门事业得需要那种有敢于坐冷板凳思想的人才能做。所以,我不希望张扬,不喜欢张扬。

记者:先生,请您谈一下对青少年练习书法的看法。

欧阳中石:我觉得这是个素质教育。写个字,怎么起笔,怎样布局,要一丝不苟。不在乎这个字写得什么样,在于经受这个思想的过程。我们看到有些好孩子、好学生,他一切都规范。所以我觉得,小时候受一些规范性的教育很重要。我们现在提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我认为,教育一个人一丝不苟地工作,这就是素质教育,写字是其中一项。至于写字写到什么程度,那个在其次,关键是对人整个素质上的教育。

悠悠岁月久,最浓是乡情

记者:您最近参加了“日出东方一齐鲁风情中国画精品展”,由此可以看出,您对家乡是十分关心的。

欧阳中石:是,因为是那个地方出来的 人,年纪越大,就越想念家乡,愿意想。我出生在泰安城里,原籍是肥城西徐村。西徐我就待过一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初就回到了西徐,待了一整年的时间。但那一阶段我都清楚,我还可以画上来,但画的肯定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记者:对少年时代的这段经历,您的感受如何?

欧阳中石:回去就读了一年的私塾。当时的老师叫郭匡一,我叫他叔叔。我仔细想,在读书上如果说有一点基础的话,就是那时候打下的。我觉得少年这个时代,是最重要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你把基础砸结实了,将来干什么都行。没有这个过程不行。我现在能背过的那些书,都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记者:先生,最后请您给家乡人民说几句话吧!

欧阳中石:好。应该这么说,我是个地道的泰安人、肥城人。我的族名叫欧阳瑞陆,在家里排行老三。大哥、二哥都不在了,还有个弟弟,在陕西师大教书,现在也退休了,是心理学教授。我还有个姐姐,90多岁了。我们都在那块土地上生活过,也都是那块土地把我们哺育起来的,所以我对那里有很深的感情。一提起那儿,由衷地感到亲切。可是这些年,因工作的需要,很少回去,身体也不行,但我无时无刻地不在想念家乡人,非常挂念。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当我们起身告辞时,老人执意要送到门外,并一再叮嘱向家乡人民问好。

悠悠岁月久,拳拳故乡情。几十载魂牵梦萦,割舍不断的是浓浓的乡情。中石先生,家乡人民将永远祝福您,愿您身体健康,艺术常青!

新华网山东频道 编辑制作:王媛媛


·上一篇文章:刘炳森
·下一篇文章:姜东舒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