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点击名家 >> 正文

王学仲

来源: 录入时间:07-06-29 17:54:50

王学仲先生的艺术世界
文/赵铁信

王学仲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蜚声中外,诗文书画四艺皆精,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极富创造精神的大艺术家。王学仲先生年近八十,从艺六十余年,著作等身,令人敬佩。六十多年来,他以远大的抱负,惊人的才华,坚强的毅力,在文艺园地里潜心治学,辛勤耕耘,在艺术科学的崎岖小路上艰辛探索,奋力攀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创建了黾学学派,对继承、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丰富发展我国的书画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学仲现任天津大学教授、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他1925年10月23日出生于山东滕县(现为滕州)的一个书香墨海之家。滕县与曲阜近在咫尺,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是墨子的故里,王学仲祖籍琅郡(现为临沂市),其远祖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同属王氏一脉。其曾祖王启方是清末秀才,能诗善书,苦学“二王”,精研唐人虞世南夫子庙堂碑,父亲王安履专攻魏碑都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王学仲在这样一个书法世家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他五岁学写字,六岁学画画,七岁上学读书,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王学仲从小喜爱读书,酷爱书画,黾勉勤苦,好学上进,颇得家人之厚爱。  王学仲在十几岁时,常随其父到曲阜、泰山、邹县等地访碑问古,搜奇揽胜,心慕手记,眼界大开,积累了大量的碑帖资料,为其后来书法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奠定了牢固的根基。1942年(17岁)他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专学书画,成绩名列前茅。1949年应徐悲鸿先生之邀入国立北平艺专墨画科,1950年(25岁)入中央美院绘画系学习油画,1953年(28岁)毕业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他三度进京,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美术院校学习,受到了正规的艺术教育和严格的科班训练,得到了徐悲鸿、齐白石、吴镜汀、庚容、黄宾虹、蒋兆和、叶浅予、黄钧等人的传授指点,艺事日进,如鱼得水。因此,他曾自刻两枚印章:“美院三度”、“刺股十年”。徐悲鸿先生独具慧眼,认为他将来必成大才,挥笔称赞:“呼延生方在少年,其书得有如是造诣,秉赋不凡,盖由天授,与之古人,在唐则近北海,宋则山谷,明则倪文征、王觉斯、而非赵、董世俗之姿可相并论”,王学仲没有辜负恩师徐悲鸿先生的期望,终于成为艺术大家。
  王学仲从艺六十余年来,一直有着坚定的艺术思想,正确的艺术理论和崇高的美学追求。他一直主张诗文书画的创作和发展要做到“四我”和具有“四感”,即“根植于民族土壤,放眼于当代意识。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和“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诗人的苍凉感,艺术的高贵感”。一直要求“做一个现代文人画家就必须具有现代人类的思想高度,要有美化陶冶众生之心的使命感,以及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的情感意识”,应该“尽是民情上笔端”,“书存山岳气,画冶众人心”。一直强调,以我为主,中西融合,即“东学西渐,欧风汉骨”,“西洋为风、东洋为鉴”,“中学为骨”,“西学为饰”。一再提倡“三自一越”的大胆创新,即“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轶出自我,超越时代”。他时常告诫别人“字必己出”,“我画我画”,“我画无定势,一画一翻新,不畏识者少,但扫眼前陈”。他一直认为,诗文书画,四位一体,四艺一家,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诗从文出,而书又从诗出,画又从诗文书法出之”,“诗人未必是一个画家。作为画家他必须首先是一个诗人。这并非说画家一定要作诗,而是说他的画中应有诗”,他还提出“艺术有优美和壮美二种;无法说壮美是美的,优美是不美的;也无法说优美是美的,壮美是不美的。我写出大字则喜宽厚、雄强而凝重,小字特喜清秀、妩媚而多姿”。他认为两种美学风格都是美,都是艺术,都必须同时存在,这就为艺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要。王学仲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他已出版《夜泊画集》、《书法举要》、《王学仲文艺论集》、《王学书法论集》、《王学仲美术论集》、《王学仲散文集》、《王学仲诗词选》、《黾勉集》等等都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夺人的艺术魅力。因为这些著作无一不是在他的文艺思想和美学追求指导下而创作和书写的。正确的创作实践来源于正确的艺术思想的指导。没有正确的艺术思想,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创作实践。
  王学仲先生古典文学基础扎实,诗、词、曲、赋造诣很深,常以写诗填词作赋为其乐事,他虽“余事为之”,但又“终生以之”。几十年来,诗、词、曲、赋创作未曾间断过,其作品已近二千余首(篇),曾出版过《王学仲诗词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其创作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每一首(篇)都充满着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凝炼朴实,明白晓畅,能给人以振奋、鼓舞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词、曲、赋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咏物、抒情,二是凭吊古人、古物,三是题词、题画。其咏物叙事抒情诗,感情澎湃激越,气势磅礴壮观,胸襟博大不凡。如《辞庐山》一诗:“青云步步出人寰,朝夕苍崖陡壁间。肩上诗笺和画稿,担回五岳与三山”。他凭吊古人,描述文物多写骈文,将古代骈文化腐朽为神奇,注入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十分精彩,如《吊司马迁墓文》、《长城赋》、《滕州怀古文》、《采石矶吊李白》、《吊李白墓文并序》等,雄视千古,神采飞扬,引人入胜,荡气回肠。
  他的题画诗堪称一绝和拿手好戏。他不仅善于画画,更擅长题画。他时常是自画自题,好诗倍出,妙语惊人。如题《江镜》画诗句“乘舟忘却临江镜,错认青峰倒着生”。题《咏梅》诗句:“我爱梅花傲在骨,不因寒蕊吐清香”,又如题《郑板桥集》:“引退潍阳画竹竿,选家吝不入词坛。封疆大吏失名姓,今日偏爱七品官”。他的题画诗如同清代郑板桥一样,不是对画的注解,而是对画的生发,拓展内容,深化意境,增添文采。
  王学仲的散文题材广泛,气象万千,情真意切,意境深远,文笔流畅,亲切自然,家事、国事,大事、小事,谈古论今,说天道地,皆成文章。请读一读《王学仲散文选》你会爱不释手,得到意想不到的魅力和享受。
  2003年底,王学仲先生还出版了一部几十年前写的长篇小说《吼哈》,深刻地描写和反映了上个世纪初期鲁西南一带苦难的社会生活和浓厚的风俗人情,成功地塑造了嘎嗒嘴和吼哈父子的鲜明形象。作品内容深沉丰厚,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语言艺术简练老到,充分显示出了作者年轻时代就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真是令人惊讶,谁也不会想到王学仲先生还有创作长篇小说的出奇才能。
  王学仲先生的书法艺术功力深厚,气韵生动,一笔一自我,一字一变化,一幅一翻新,一碑一面目,从不泥于古人,从不重复自己,时而雄浑博大,时而秀逸多姿;时而苍劲老辣,时而妩媚潇洒;时而古拙雅趣,时而奇巧摇曳;时而碑味浓厚,时而帖气十足;时而大江东去,时而小桥流水;时而雷鸣电闪,时而惠风和畅……
  王学仲先生是我国画坛上的铁笔圣手和一大奇才。他长期深入地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借鉴了西洋画的有益东西,自觉地将诗、书、画熔为一炉,大胆革新,成功地开创了中国新文人画派,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主席著名画家米哈依洛维奇深有感触地说:“看到王先生的画,就像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像听到中国国歌一样,使人心情振奋。先生真可称当代大师!”凡到过滕州王学仲艺术馆和看过2001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王学仲画展”的人,谁也不会感到这位俄罗斯美协主席的评价过份。
  王学仲先生创作的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怀思》、表现大自然万物情趣的《垂杨饮马》、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江镜》以及针砭时弊的《真假包公》等作品堪称一代杰作,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怀思》创作于1977年1月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一老一少来到天安门广场,穆然肃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纵横交错的树丛中,表现出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不尽哀思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思想情绪。《垂杨饮马》描绘的是春光明媚,杨柳依依,溪水清澈,一匹匹无缰无羁的骏马,临溪而饮,倒影河川,生机盎然。《江镜》画的是桂林漓江,山在水中央,舟在水中行,轻舟数点,独往独来,作者题诗二句:“乘舟忘却临江镜,错认青峰倒着生”。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巧妙,内容丰富深刻,魅力浓厚无穷。其独辟蹊径的创新本领和咄咄逼人的才气、学养非艺术大家不能为也。
王学仲先生既建立了“现代文人画”的理论体系和审美构架,又在绘画实践中身体力行,从理论和实体的结合上赋予了古代文人画以鲜活内容,将我国古代文人画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著名文人画家陈师曾在《文人画价值》一书中指出,文人画必须具备四大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任何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性质,含有文人趣味”。文人画要求画家的综合素质极高,极全面,不是任何人所能具备的。综观王学仲先生的书画理论、创作实践和德、识、才、学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他是一位完善而出色的,德才兼备的典型的文人画家,当属我国当代新文人画的一面旗帜。
  王学仲先生已年逾古稀。他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和昌盛,为中国诗文书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奋斗了一生,艺德高尚,胸襟宽广,铮铮傲骨,热血一腔。我们大家读他的诗,看他的文,赏他的画,观他的书,令人倍加敬仰和向往。他是学者,又是长者;是诗人,又是作家;是书家,又是画家;是榜样,又是力量。
(作者为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党委书记、文艺评论家、书法家)


·上一篇文章:李铎
·下一篇文章:沈鹏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